早起的鳥有蟲吃,但是BBC報道指出,基因早已決定大眾的生理時鐘。曾推出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、《動機,單純的力量》等的美國暢銷作家Daniel H. Pink今年推出新作 When: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,講述分配時間的科學,定義大眾作息分3類:早起鳥(early-rising larks,早上6時前起牀)、夜貓子(night-dwelling owls,中午12時或之後起牀)與「他鳥」(third birds,早上6時至12時期間起牀),而成人多屬「他鳥」,傍晚正好是同事結伴「腦震盪」的黃金時間。

早上處理行政 夜晚搞創意

相比夜貓子在中午過後更精神,對於「他鳥」與早鳥來說,早上10點至11點最集中精神,擅長分析與行政工作,然而過分謹慎便引起諸多刁難,所以即使有好的工作建議,亦較難獲通過;下午精力、心情與思辯能力漸走下坡,直至傍晚(約下午5時後)才逐漸走出低谷,心情較輕盈,亦最具創意。人們思維沒有早上般尖銳,更從容、開放地接納新意念,傾談交際的意欲亦提高。《紐約時報》時尚版編輯Choire Sicha曾於訪問分享,傍晚5時至7時是媒體行業的「魔法時間」,無論提出多蠢的建議,建議多獲採納。

打工仔掌握到生理時鐘的玄機,便應因時制宜,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。換言之,應把握早上光陰,處理繁瑣的行政工作。到了黃昏時分,不妨放鬆與同事閒談幾句,既能增進感情,亦可於言談間刺激創作思維,最後向上司力推建議,增加「sell 橋」成功率。

什麼時間開會?

大家擬定開會時間前,應考慮兩件事:一為同事是哪類人(早起鳥、夜貓子或「他鳥」),二是開會目的。如果同事A是早起鳥、同事B是夜貓子,欲準備創作廣告,早上便不應開會,因為同事B習慣下午才回復精神,效率低落,所以宜約於黃昏見面。如果大家任職行政部門,會議議程無關痛癢,身為上司便不應霸佔眾人早上的黃金時間,應改選在下午至黃昏前的「雞肋」時段解決無聊公務。

­

Share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