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edIn有研究發現,我們在職場最害怕的事情之一,是請人幫忙。在調查中,84%受訪者承認自己曾在工作上需要別人幫忙, 但是有多少人尋求幫忙呢?研究中,35%的人害怕開口請別人幫忙不懂不問,有需要不找別人幫忙,有時候可能會鬧出笑話!

Twitter用家Tobby分享自己在披薩店打工的故事。當時有位老太太點了一個辣披薩外賣。Tobby記得,其他同事教他用同一個量杯量度所有材料,放在餅底上。於是,Tobby量了一大杯的辣椒,滿滿地撒在餅底上。他當時想:「這不是太多了嗎?」但他沒有開口問,就只是按照自己記得的去做。後來其他同事告訴他,辣椒只需要量量杯十分之一的分量就夠。因為Tobby有疑問時,沒詢問其他人,他向老太太賣了一個極辣披薩!

這個故事除了逗人發笑,也提醒我們在職場不要害怕開口詢問或請人幫忙。其實「唔識就問」是個人人都懂的道理,而我們在公司也會問其他同事「有冇嘢要幫手」,那為什麼我們很少向人求助?

為什麼我們甚少向人求助?

怕對方拒絕

社會心理學家Heidi Grant指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研究均顯示,向他人求助時, 我們不能確定對方的回答、擔心影響自己建立的形象、害怕對方拒絕,以及不喜歡將主權交到對方手上,這些不確定性有可能威脅我們本身建立的地位和身份。而這種威脅會刺激我們的腦袋,效果如同生理痛楚。換句話說,「搵人幫手」這個行為傳達給我們腦袋的信息,可能與我們被針刺到一樣!難怪我們這麼怕向人求助啦!

事實上, 有數據顯示,上班族在職場上向其他同事求助,有75%至90%同事會答應幫忙!遇到新的項目或是辣手的客戶不知所措時,請有經驗的同事幫忙,並不會讓你看起來無能。如果你自己攬上身,結果不幸搞砸了,上司對你的印象反而會更差!當你發現自己猶豫不決,不知應否求助時,提醒自己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。

怕被標籤無能

試想象今日老闆叫你follow一個project,可是你手頭上已經有兩個緊急的案件,你會開口請同事分擔一下,還是自己OT開夜車,就算天塌下來都頂硬上呢?在辦公室中,我們盡量營造專業的形象,希望主管和同事覺得自己有自信和能力。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Wayne Baker指對很多人來說,「求助」象徵軟弱無能,暗示詢問者未能處理自己的工作。職場上,我們可不希望別人覺得自己工作能力欠奉。難怪上述研究中,逾半數的上班族寧願OT都不願開口求助!

事實上,不少CEO都會向下屬求助!企業家David K. Williams認為,作為CEO,他的工作是要對公司大小事有一定了解,但是他對事情的了解,可能比較片面。可是他的員工對自己負責的商業範疇卻有深入的認識!所以,他認為尋求員工的幫助,並不代表自己無能,反而是公司有很好的員工!

Cypress Resources CEO和創辦人Carey Rome也說:「用正確的方法求助,會讓你的員工感到受重視,也能夠鼓勵他們為同一個目標努力,營造一個有效率的合作環境。」

怎麼開口求助呢?

1. 認清問題所在

手頭上積聚太多工作,可能讓我們頭暈眼花。在我們壓力爆煲,不斷做deadline fighter前,冷靜下來。這可能是你需要求助的時候。問清楚自己為何需要別人幫忙,可能你想主管將工作分派予其他同事,或是請同事proofread自己的部分才寄給你。了解目前問題所在,將困難具體描述給對方(例如:主管)聽,這樣雙方才能一起想出解決辦法,那你想他們求助也不會徒勞無功。

2. Google到的問題不要問

職場上太多「伸手派」,自己做到的卻走去問人,想有好印象都難。如果真的不懂,最好給對方知道你做了功課,努力過但都不太懂,對方起碼會較樂意幫忙。

3. 問得SMART啲

Baker教授提出,請人幫忙時應該要SMART,對方才能更容易回應你的需求。SMART是Specific,Meaningful,Action-oriented,Real,Time-bound的簡寫。想知道自己的表達是否清晰,可以看看那你有沒有符合以下準則:

  • Specific(具體):如果你已經認清問題所在,記得清晰說明。Carey Rome指出,你想要別人幫忙時,記得先理清自己的想法,清楚告訴對方你在哪個方面需要幫忙。如果問題與創意有關,記得為答案設立範圍,免得對方天馬行空為你想出辦法之後,你才不好意思地說方法在該項目不可行。
  • Meaningful(有意義):你為何需要對方的幫忙?為何你尋找這個人幫忙?
  • Action-oriented(行動至上):你希望對方如何回應?
  • Real(真誠):問得真誠有禮,不要誇大現況。
  • Time-bounded(受時間限制):你何時需要對方的回應和幫忙?

向人求助永遠不容易,可是透過上述方法,相信你能更有自信地求助!

­

Share this post